默示錄被稱為若望默示錄,因為在第一節便說「告訴自己的僕人若望」,故此,傳統上,教會認為作者是載伯德的兒子宗徒若望,亦同時是若望福音及書信的作者。
但是,今天學者們多數認為作者不是宗徒若望,卻可能是若望傳統的一位,或可能是修訂若望福音的修訂者。
默示錄的體裁是默示文學,在新約廿七卷中,是唯一一卷。但默示文學在舊約或古代中,是很流行的文學形式,例如達尼爾先知書、厄則克耳先知書等。
二千年來,對默示錄的默示形式,很多人研究,甚至是非基督宗教的學者,都進行研究。原因是,他們認為這些默示有預言的性質。所以,很多人用默示錄的內容來做出各種不同的預言,尤其是基督新教,例如韓國,有人預言末日的到來。可惜的是,二千年來,從未有人預言正確。
為何要用默示體裁呢?有人認為,是逃避當時多米仙大帝的迫害,故此,大家要用「密碼」溝通,就如同今天在網路上用上一些別人不明白的語言一樣。所以,這些人認為,默示錄根本不是什麼神秘預言。
當然,也有人堅持這是天主的特別默示形式。但卻可能是靈修性,表達出邪惡及正義間的張力。也有學者認為,這是一個禮儀聚會中的啟示,故此有禮儀的開始及結尾。當然,整卷經書的核心就是耶穌基督默西亞的啟示,「我是元始,我是終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