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 靈修

雅各伯與天神搏鬥(創32: 23-33)

釋經家對這一段故事有很多解釋,我現在找到的是新熱羅尼莫釋經(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的解釋。首先,這一段包括三個溯源故事(etiology,按《聖經辭典》譯為「追源學」,指的是「用來解釋某些業已失傳事跡的原來真正義意,如宗教上的某種習俗、組織、禮儀等,這些解釋的嘗試,並不僅僅是一種富有詩意的幻想,而是人們理智運用的結果,並且多次有歷史的根據為憑。」[編按]) ,就是解釋以色列名字的來源、培尼耳(Penuel)地方名字來源及以民不吃羊筋腿的來源。

釋經家認為雅各伯這段故事也可能來自一個古老的傳統,在這傳統裏有幾個特點:過河—-河代表有惡魔潛伏的危險,天亮人就走了,所以搏鬥是晚間活動,所以是和邪魔搏鬥。 

現在創世紀的作者利用了這古老傳統去說雅各伯的故事,雅各伯和誰搏鬥?有釋經家認為這一段放在雅各伯再見厄撒烏之前,它的作用是作一個對比:雅各伯先前以欺騙贏得長子的祝福,現在他要和天主搏鬥,要克服自己的軟弱,由天主處羸取祝福,而這真正羸來的祝福會祝福雅各伯及他的哥哥、家人及後裔。 

那人問雅各伯名字:「你叫什麼名字?」他答說:「雅各伯。」那人說:「你的名字以後不再叫雅各伯,應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搏鬥,佔了優勢。」雅各伯問說:「請你告訴我你的名字。」那人答說:「為什麼你要問我的名字?」遂在那裏祝福了他。(創32:28-30);要注意那人沒有告訴雅各伯他的名字,因為在舊約傳統,叫人的名字可以控制那人(出3:13-14、民13:18),所以天主斷不會告訴雅各伯祂的名字(在這搏鬥的背景下);從中也顯示那人是天主。 

「雅各伯給那地方起名叫『培尼耳』,意謂『我面對面見了神,我的生命仍得保全』。」(創32:31);舊約傳統中常說人不能面見天主,所以雅各伯才給那地方起名「培尼耳」,這起名也指向攻擊雅各伯的人是天主,因為他說:「我面對面見了神,我的生命仍得保全」。 

其實天主和人搏鬥,在舊約其他地方也有出現,例如梅瑟(出4:24-26)。人在生命的旅程會經歷和天主掙扎,其實是讓天主幫助去改正自己的弱點:例如亞巴郎在創22有獻子的掙扎,經過掙扎去明白天主自會照料;梅瑟被天主追殺,因為他沒有讓兒子受割損,而割損意味徹底屬於天主的人,所以經過這掙扎,梅瑟明白自己及後裔生命誰屬;雅各伯要和自己唯利是圖,攻心計的弱點掙扎,讓天主去改變他。所以雅各伯和天神搏鬥的信息是整個以色列民族都要經歷掙扎,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天主面前,讓天主改變他們的弱點,因而得到由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傳下來的祝福。

阿信

2/6/2020

One thought on “雅各伯與天神搏鬥(創32: 23-33)

  1. G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件者: 天主教平信徒
    寄件日期: 2020年3月1日 5:54
    收件者: benedict7412@hotmail.com
    主旨: [New post] 雅各伯與天神搏鬥(創32: 23-33)

    catholiclaity posted: “釋經家對這一段故事有很多解釋,我現在找到的是新熱羅尼莫釋經(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的解釋。首先,這一段包括三個溯源故事(etiology,按《聖經辭典》譯為「追源學」,指的是「用來解釋某些業已失傳事跡的原來真正義意,如宗教上的某種習俗、組織、禮儀等,這些解釋的嘗試,並不僅僅是一種富有詩意的幻想,而是人們理智運用的結果,並且多次有歷史的根據為憑。」[編按]) ,就是解釋以色列名字的來源、培尼耳(Penuel)地方名字來源及以民不吃羊筋腿的來源。釋經家認為雅各伯這段故”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