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會 2000+ —
2nd & 4th Monday
基督信仰入世不離地,在俗不隨俗,即使深居簡出的隱修士,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跟世界連結。大嶼山神樂院製造的 Trappist 曲奇餅你可能曾聽聞或品嚐,不會感到陌生,但你可會即時說出他們修會的名稱?這些曲奇餅,皆出自嚴規熙篤會的神父及修士之手(幾十年前更製造十字牌牛奶,現已售出專利權)。
熙篤會源於十一世紀末法國東部,承襲聖本篤會規的精神,生活軸心圍繞簡樸、克己、勞作、祈禱和閱讀。全盛時期,十五世紀全球修院逾七百座,至今約一百六十座。
聖伯納 (St Bernard of Clairvaux) 被認為是熙篤會最有名的會士,影響力舉足輕重。他出身貴族,非常富有,七兄弟中排第三。十九歲時母親去世,三年後毅然放下一切,帶著三十名親友進入熙篤會,數年後成為克萊爾沃 (Clairvaux) 熙篤會修院院長。他有極大的感染力,將修會精神滲透全歐洲,由他創建的修院也有六十六座。驚人魄力的背後,是深度、偉大神秘靈修主義者的胸懷。
他是隱修士,但絕不離地,他以深邃的祈禱與行動回應世界,照顧窮苦者的需要,譴責貴族生活奢華;勸人善度婚姻生活,竭力阻止屠殺猶太人。他擅用自己的說服力,向各地教會、修會及執政者獻諍言,包括選教宗的條件或素質,堅持教宗必須擁有高尚的道德生活,如此強調,反映那時候賄買鐸職、神職立妾以致育有私生子的現象愈趨普遍,他們的道德生活堪值商榷。
教宗歐金尼奧三世 (Pope Eugene III) 當上教宗前是熙篤會士,與聖伯納是好朋友,他受到伯納影響加入熙篤會,伯納更為他擬定生活計劃,並提醒他:「在努力為天主作工時,切莫忘記那位作工的天主。」
這位被認為是最後的教父,在耶路撒冷備受威脅之際,積極遊走歐洲各地,游說領袖支持發動第二次十字軍,誓要保衛聖地。一次,伯納演講後,隨即脫下袍子撕成布塊,製成象徵十字軍的十架旗幟。結果是次東征由法王路易七世 (Louis VII) 率領,為期三年,以法軍為主力。伯納晚年為東征敗北深痛惡絕,在其著作 Book of Considerations 中向教宗致歉:「十字軍東征的罪惡是造成不幸及失敗的原因。」
聖伯納於 1174 年被冊封為聖人,1830 年授予聖師 (Doctor of the Church) 名銜。這位精修聖人對愛有很深入的反省與見解。他認為愛分四種層次:為自己而愛人,為自己而愛天主,為天主而愛天主,為天主而愛人。
愛的限度,就是無限度地去愛。~聖伯納
The measure of love is love without measure. ~St Bernard of Clairvaux
(微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