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一(依40:1-5,9-11)
主題:他必如牧人,牧放自己的羊群,以自己的手臂集合小羊,把牠們抱在自己的懷中,溫良地領導哺乳的母羊(依40:11)
答唱詠(詠104:1-2, 3-4, 24-25, 27-28, 29-30)
主題:你一噓氣萬物創成,你使地面,更新復興(詠104:30)
讀經二(鐸2:11-14; 3:4-7)
主題:他為我們捨棄了自己,是為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洗淨我們,使我們能成為他的選民,叫我們熱心行善(鐸2:14)
福音(路3:15-16,21-22)
主題:我固然以水洗你們,但是比我強的一位要來,就是解他的鞋帶,我也不配。他要以聖神和火洗你們。聖神藉着一個形像,如同鴿子,降在他上邊;並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路3:16, 21)
在慶祝耶穌受洗節時讓我們看看聖史的關注:
谷的關注不在為什麼耶穌要受若翰洗者的洗,他只關注耶穌身分的揭露。「他剛從水裡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神有如鴿子降在他上面;又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谷1:10-11),天開了代表天,人的阻隔因耶穌的到來而消除了;聖神如鴿子降下,令人想起創1:2 聖神在水面運行 :「大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創1:2),最後是聲音說:「你是我的愛子」,這令人想起聖詠2:7:「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馬爾谷想告訴我們,這一切肯定耶穌的身分及祂和天父的關係,祂是天主子,換言之,谷關注是耶穌天主子身分的揭露。
瑪竇一開始說若翰在曠野宣講:「那時,洗者若翰出現在猶太曠野宣講」(瑪3:1),曠野為以民是個考驗的地方,他們必須經過曠野才能進入福地。對耶穌來說,祂的曠野就是經歷苦難、死亡的考驗,才能進入復活。耶穌為什麼要接受若翰的洗禮?首先,耶穌接受洗禮為「以完成全義」(瑪3:15)。對瑪竇來說,全義righteousness 是跟隨天主的旨意。其次,耶穌道成肉身,所以祂要進入人類每一個狀況,成為人類的一份子,因此祂才能帶領我們,經歷一切,由死入生。最後,耶穌把若翰的洗禮提昇了,使它由水的洗禮轉化為聖神和火的洗禮。瑪關注的是耶穌救贖工程的使命。
「眾百姓受洗後,耶穌也受了洗;當他祈禱時,天開了」(路3:21),路加要強調的是祈禱和聖神,天主的啓示是在耶穌祈禱時發生的,在祈禱時,聖神就會被賜下,所以,祈禱是路加的強調,他希望他的團體要在祈禱和物質間取得平衡。除了祈禱,路加也強調聖神的降臨,所以耶穌的洗禮好像是聖神降臨節(路3:21-22)。路關注的是天主子的救世工程有聖神的陪伴。
耶穌的洗禮對耶穌非常重要,因為洗禮是耶穌對自己生命及使命的了解,也是祂公開生活的序幕。耶穌的洗禮除了揭露祂的身分,也揭露祂和父的關係。教會對耶穌洗禮的反省包括兩層意義,首先,耶穌聖化了洗禮,因為它是聖神的洗禮;它是讓我們進入聖神、聖三內生活的洗禮。所謂洗入聖神是鍊凈,是使人死於罪惡,活於新生,參與聖三在我們內寓居的生活。此外,耶穌的洗禮也是火(血)的洗禮,那是因為它指向耶穌的苦難和犧牲,這更深層的意義在谷10:38 說得再清楚不過:「你們不知道你們所求的是什麼;你們能飲我飲的爵嗎?或者,你們能受我受的洗嗎」,耶穌的洗禮在教會內成了基督徒的榜樣。
主耶穌受洗節也是主顯節,因為天主向我們揭示耶穌的身分和使命,谷1: 10-11 說:「 他剛從水裡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神有如鴿子降在他上面」;又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跟著的主顯是耶穌顯聖容(谷9 ),但最早的主顯是牧童、賢士找到嬰孩耶穌,天使在天高唱「和平之子降臨,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在地享平安」(路2:14)。這三次的主顯都是由天主主動向我們啟示耶穌的身分和使命,但最後的主顯是由人領悟的,那是百夫長看到耶穌為人犧牲而交付生命,了解耶穌天主子默西亞的性質(谷 15:39)而說:「這人真是天主子」。對我們來說,主耶穌受洗在我生命中有什麼觸動?
因為耶穌接受血和火(犠牲)的洗禮,祂才可以救贖我們:「他為我們捨棄了自己,是為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洗淨我們,使我們能成為他的選民 」(鐸2:14);又因祂的犧牲,我們才可以接受聖神的洗禮,因此我們有了新生:「你一噓氣萬物創成,你使地面,更新復興」(詠104:30);最後,因著聖神的洗禮,我們可以進入聖神,參與聖三在我們內寓居的生活,那我們才真正成了主基督牧人懷中的小羊,受到主的呵護和保守:「他必如牧人,牧放自己的羊群,以自己的手臂集合小羊,把牠們抱在自己的懷中,溫良地領導哺乳的母羊」(依40:11)。因為主甘願受洗,甘願進入人世的苦難,我們才有聖神賜給我們的新生,才有主和聖神的陪伴走過人生的幽谷!主受洗節是我們的感恩節!
阿信
1/8/2022
溫市
Photo by Josh Applegate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