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 名:暗夜中的愛 — 德蕾莎姆姆的心靈黑夜
(I Loved Jesus in the Night: Teresa of Calcutta A SECRET REVEALED)
作 者:保祿 ‧ 麥睿 (Paul Murray, O.P.)
譯 者:同增輝
出 版:光啟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
頁 數:170 頁
定 價:HK$77
德蘭修女經歷了四十年的心靈黑夜。在她靈魂深處,耶穌經常缺席。「但不論如何,耶穌對我來說就是一切,除了耶穌,我一無所愛。……我以我整個心靈、我的整個存在去愛。」在她給神師神父的信中這樣道。
這段話值得注意的是,德蘭修女處於長期的黑暗中,沒有轉移專注自己,她自始至終全神貫注於祂,以情意綿綿的溫柔,轉向那位隱藏的主。
但心靈的黑夜不是德蘭修女的專利。聖十字若望 (St John of the Cross) 談及黑夜「是人類和基督徒的典型經驗」;心靈的黑夜不是神秘傳統用作艱澀深邃的表達,它存在於普遍經驗中。
你和我也極有可能經常掙扎在黑夜中。這「黑夜」是生命裡、靈修中的意象。若望保祿二世曾這樣解釋信德黑夜和我們普遍人類苦痛之間的關聯:
「我們的時代歷經了戲劇性時刻:天主的靜默或缺席;災難和痛苦的經驗,比如戰爭,甚或眾多無辜者慘遭屠戮。這些時刻全都讓人們更好地理解了他(「黑夜」)的這種表達方式,賦予它集體體驗的特徵,適用於生活的現實,而不僅僅是靈修道途上的一個階段。
「天主明顯的缺席,為信者而言,所有這些都是一種淨化的經驗,可能會歸於信仰之夜的名下。」
漫長的心靈黑夜歲月裡,德蘭修女曾說,若有天她成為聖人,她無疑將會是一位在「黑暗」中的聖人。她認為當我們發現自己是空無 (nothing) 的,要歡欣吧!她總以深刻的心神貧窮接近天主,並絕對信賴天主對她的愛。
當人深刻意會自己內在世界的空無,終於領會到:「我是 nobody! 」在「成為空無」的當下,與天主會面。我一無所有,故在祂內一無所缺,很是弔詭!
信仰是對真理一個本質性的、肯定的贊同,卻不是直接的看見。
(佳美)
— 全書目錄一覽 —
前言
致謝
一 一個關於飢渴的教導
二 光彩,黑暗
三 「天主願意使用空無」
四 羅馬相遇
五 黑暗中的聖者
六 黑夜的意義
七 黑夜的種類
八 無信仰者的感受
九 「耶穌在哪裡?」
十 缺席和臨在
十一 基督徒的信德與黑夜
十二 悖論或矛盾?
十三 黑暗的閃耀之光
十四 「空無」的禮物
十五 彌撒中的德蕾莎姆姆
十六 愛的使命
十七 德蕾莎姆姆和里修的德蕾莎(小德蘭)
十八 愛的要求
十九 降服的恩寵
二十 深遠的視野,簡樸的話語
廿一 一個小奇蹟?
廿二 自由和喜樂的精神
廿三 人間和天上
廿四 一份禮物,一份祝福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