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秀蓮
「鈴鈴鈴!」電話聲響起,拿起電話接聽,「你好!」對方傳來一位伯伯的聲音,「你好!唐姑娘,我是陳伯呀」,
我:「啊!陳伯,近來好嗎?很久沒有見面了,你近來好嗎?」;因為新冠肺炎關係,我們沒有去作探訪,聖堂也停了彌撒,所以沒有見他好幾個月。
陳伯:「唉!不是太好,我入了醫院差不多一個月,昨天才回到家裡來,」
我:「哦!那麼你現在有什麼事嗎?」
陳伯:「我想找神父為我傅彌撒。」
我:「沒有傅彌撒的,但有傅油,你是否想傅油?」
陳伯:「對。」
我:「好的,我幫你約神父。」
陳伯大約八十多歲,患癌症多年,行動不便,現在已經只能卧床,幸好他有一位賢妻,他的妻子對他無微不至,照顧他沒有一絲抱怨,而且還笑容滿面。
於是與神父和陳伯約了一個時間上去陳伯家中為他作傅油禮。
那天與神父為陳伯完成了傅油禮後,陳伯說:「我還有一個請求,不知可不可以?」
神父:「你還有什麼請求,我們儘量為你完成。」
陳伯:「我想與我太太完成婚配聖事,你可以為我們主持嗎?我們結婚沒有在教堂行婚禮,現在我想與太太補辦婚配聖事。」
神父問:「你與太太有沒有在香港婚姻註冊處註冊?有沒有結婚證書?」
陳伯:「沒有,我和太太相處了差不多四、五十年了,今日覺得應該與她補辦婚事。」他轉向太太說:「在聖堂註冊是很神聖的婚姻,全世界也承認的。」
神父說:「哦!你沒有在香港政府婚姻註冊處註冊,我要回去想一想如何幫你辦理這一樁聖事,我稍後回覆你。」
離開陳伯的家,神父與我商談,我們如何可以為這位老人家還願?神父說要回去請示教區如何辦理。
兩個星期過去了,今日接到陳伯女兒的電話,陳伯已經魂歸天國!
收到這個電話,心情很難過,我們未能為陳伯完成他的心願,未能為他的未亡人見證一個正式的名份,未能為這個愛情故事完成他們的婚配,很遺憾!
「與一個人一輩子結合在一起,似乎是太難,甚至視為不可能。因此,更須宣告這一喜訊:天主以堅定不移的愛來愛我們,夫妻分享這愛,而這愛扶助和支持他們。他們藉著彼此的忠貞,能成為天主信實之愛的見証人。靠天主聖寵的助佑,夫妻往往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忠實作証,實應獲得教會團體的感謝和支持。 」(《天主教教理》1648)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Photo by Fernando Puente on Unsplash
不知道作者想用這個故事表達甚麼?是歌頌兩夫妻終生相愛?還是只要能夠終生相愛就行了,結不結婚倒不重要,同居都得?抑或……?
還有一樣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按理故事中的神父,應該不會不知道如何處理這個case。沒有在聖堂行婚禮的教友,後來補禮,並非百年一遇的事哩!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