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耶路撒冷時曾說,猶太人是我們的弟兄,本是同根生,為何會分裂?這題目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看,可以寫論文,但本人只嘗試盡綿力粗描一下,希望也理出點頭緒來。
基督宗教是啟示宗教,啟示者是天主自己。猶太人是特選民族,為猶太人,這意味天主在萬民中揀了以民去啟示祂自己,再通過以民去啟示其它民族;為基督徒,猶太人作為選民的意義是救世主耶穌基督在這民族降生,從而把救恩帶到其它民族。
耶穌在世約33年,一直生活在猶太教的傳統中,但為什麼祂會有別於傳統的看法和教導?那要看耶穌的時代背景:元前63年羅馬人派總督統治巴勒斯坦,猶太人可以有宗教自由,但政治上控制得很嚴。一般猶太人都對羅馬統治者反感,因為作為選民,他們不想納稅給羅馬皇帝(凱撒),不想被奴役或被迫和外幫人接觸。
此外,自從元前582年,猶太人已亡國,他們過著被外族統治的日子,如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所以他們極希望天主會幫他們復國,派來一位政治領袖,他們稱為默西亞;所以每逢宗教慶節,人民的情緒都不穩,先後有叛亂發生,而羅馬人對此防範得特別嚴。
猶太人的宗教領袖是大司祭,一般事務由公議會擔任,他們都想討好羅馬人,希望猶太人不會生事,那麼他們就可以穩住自己的利益。所以當耶穌的教導、行動吸引了許多人歸信,他們馬上擔心羅馬人會視耶穌為作亂者,帶來鎮壓,那他們的好日子就完了;但最重要的是耶穌自稱為天主子,對連天主名字都不能呼喚的猶太人,這不是褺瀆是甚麼?所以無論宗教、政治理由,耶穌都要被釘死。
在羅馬的統治下,猶太人沒有權定人死罪,定死罪權在羅馬人手裡。猶太領袖知道褺瀆這宗教罪名,在羅馬人來說不足以入死罪,所以他們派人誣告耶穌自稱是君王,說他反對凱撒;猶大總督比拉多知道這罪名根本不能成立,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但礙於群眾壓力,不釘死耶穌就是不尊重猶太人的宗教習俗(指他們對褺瀆的看法),而且對任何有謀反嫌疑的人都不應放過,所以決定釘死耶穌。
但最重要的是,耶穌為甚麼要反對猶太教傳統?且從聖經記載找出端倪。(待續)
阿信
Photo by Juanma Clemente-Alloz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