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 · 信仰生活

接受自己

鵪鶉蛋

本身資質平庸,自小便飲恨不能像尖子一樣,臨急抱佛腳也能考得好成績。讀書時,那位學覇朋友,告訴我他用了半小時便背好那篇課文,當時不知天高地厚以為自己也可以,怎料絞盡腦汁也只有模糊的印象,最後花了兩、三小時才背得完。

痛苦,也許就是由於自己不認識自己,或認識但不接受自己。

我希望自己是能幹的,希望被認同,奈何能力的確不足,於是做得比別人多,比別人努力,卻更加在意自己的小過失及別人的目光,怕別人看穿不濟的自己。在緊張的工作上再加緊張⋯⋯當腎上腺素再也支持不住,恐懼、抑鬱、燥狂等等情緒便爆發了。

接受自己,也許是謙遜的第一步。

在修德的路上,帶著原罪之軀,努力地向聖善邁進,但意志勝不過肉身,有些關口,就是常常跌倒。 於是,自責自怨內疚隨之而生。直至有一次告解,神父提醒我,要接受自己的人性。

是的。難道我能靠自己的力量修成正果嗎?

這令我想起聖保祿在格林多後書十二章所提及的那根剌:他三次求主使它脫離他,但天主卻藉此根剌,讓保祿謙卑自下。「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纔全顯出來。」天主這樣回應了保祿。

既然在我內有棵莠子,又不能拔出來,那它就注定這是我的十字架,我這生必須一直依靠天主,與它交鋒作戰。

認識而又接受了自己的軟弱和罪性的傾向,感覺上反而輕鬆了。若我能單靠自己修德進入彼岸,那主耶穌的死與我又何干?

原來,自己一直認罪,捶胸喊著「我罪、我罪、我的重罪。」,卻未曾真正接受自己是一個打從DNA裏已有罪性的罪人,因此才會在察覺自己的罪性時氣憤自己、不放過自己⋯⋯這是無知,也是驕傲。

於我而言,接受自己是一個有原罪的人,才是謙遜的第一步。

Image by Felix from Pixabay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