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聖經新解(11)—自有者

19300276185521132386943282658-1梅瑟經過一個神秘的宗教經驗後,他問天主叫什麼名字?天主回答:「我是自有者。」這個「自有者」是思高聖經譯本;牧靈聖經(註)譯為「存有者」。

基督新教和合本的譯法是「自有永有的」;新譯本是「自有永有者」;呂振中譯本是「永恆主耶和華」。

KJV譯本是”I AM THAT  I  AM.”  NIV 譯本是”I  AM WHO I AM.”  NAB譯本”I AM WHO I AM.”  NJB譯本是”I AM HE WHO IS”.

天主的名字是整本聖經中最難解的一個詞語。究竟當年的作者或編輯為何會選用這個詞語呢?其中一個解釋是,作者想表達出,人類不可能真正明白天主。這一個觀點,也是奧斯定的想法。奧斯定認為,若能給人類理解的,一定不是真天主。「自有者」或 “I AM”所指的是什麼呢?人類的腦袋不會明白。

在這眾多譯本書,最有現代感的是天主教的牧靈聖經:「存有者」。現代歐美有不少宗教學者認為,宇宙中有一「超越」,他們喜用「存有」、「存在」、「真實」、「實有」、「實體」、「本體」等哲學詞語。這些宗教學者認為,在不同宗教中,這「存有」或「實體」被稱為「梵天」、「道」、「法身」、「阿拉」、「雅威」、「耶和華」、「天主」或「上帝」。

當然,正統的天主教會不會認同以上宗教學者的看法。但有不少神學家同時用上「存有者」(BEING)、「實體」(REAILTY)、「本體」(ONTOLOGY)來形容天主。所以,在廿一世紀的宗教學研究中,梅瑟得到的回答,將成為宗教學者和神學家們最大的對話接觸點。(明)

(註)牧靈聖經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一個天主教除思高以外的一個聖經譯本,但後來被送往梵蒂岡檢查,便不再在市面上流通。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