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 聖經 · 信仰生活

四旬期讀經心得 – 祈禱、禁食、善行的教導

在四旬期看施捨、祈禱、禁食,三者都顯示我們與天主的關係,而這些都應發自內心,不應虛僞,這也是瑪6: 1 – 18及瑪23的主題。門徒行善不應讓人知道,因為行善代表我們和天主的關係。「所以,當你施捨時,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如同假善人在會堂及街市上所行的一樣,為受人們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瑪6: 2)。假善人指經師和法利塞人,就是瑪23所說只說不做的、沒有盡責的宗教教師及經師。

1.祈禱的教導 (瑪6: 5 – 15) (谷11:25 – 26) (路11: 2 – 4)

耶穌教我們祈禱不用長篇大論,因為祈禱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反省自己的需要和軟弱,而不是告訴天主甚麼,因為祂早已知道我們的需要 (瑪6),我們每天都唸耶穌教導我們的天主經,但其實我們在祈求什麼?

1.1 天主經包括三個承諾

1.1.1 承諾讓天主的名受顯揚

天主經包括三個承諾及三個請求。當我們呼喚天主的名 :「我以你的名字召叫了你,你是我的」(依43:1),天父就臨在我們跟前;那在天父面前,我們首先𠄘諾讓天主的名受顯揚。受顯揚就是天主受到光榮的意思:「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路2:14),那就是說當人享有基督內的平安,天主就受到顯揚;但什麼是基督的平安呢?耶穌離世前向門徒說:「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若14:27),復活後耶穌顯現給門徒也說:「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罷」(若20:19、22),由此可見基督的平安不是世上無災無難的平安,而是經過了苦難、克服了死亡,進入了復活光榮的平安;這平安是充滿聖神的恩賜,是從苦難走過來天主的安慰。我們要問為什麼要經歷苦難呢?基督為了在世上建立天國而交出了生命,那我們作門徒的,豈何兩樣?

我們每次承諾天主的名受顯揚,唸得如流水一般快,但對如何令天父受光榮就不清楚,講到平安就想著世間短暫的平安。我們離基督的平安甚遠,此外,因為我們沒有委身福傳和建立天國,所以自然也沒有受到什麼磨難。最後,我們也忽略了不相稱的基督徒生活會褻瀆天主的名:「要使我的大名顯聖,即在異民中被褻瀆,即你們在他們中所褻瀆的聖名;當我在你們身上,在他們眼前顯為聖的時候,異民就要承認我是上主──吾主上主的斷語」(則36: 23)。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過犯會褻瀆天主的名,真是羞愧;也沒有想到基督的平安是要在聖神內積極面對人生苦難、克服罪惡獲得的,讓我們在四旬期藉聖言細味如何光榮天主的名。

1.1.2 承諾天國來臨

第二個承諾是願天國來臨,天國來臨就是人內心對天主的皈依,全心進入和父共融的境界,在基督內參與天上的筵席 (瑪22:11 – 12)。這皈依要求有一顆謙卑、開放、依頼的心,但天國來臨一定會遇到險阻、迫害,所以第二個承諾 也包括了不怕受迫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5:10)。如果我們只顧著度安逸的生活,天國的臨現就遲遲不會實現,我記起了楊鳴章主教的牧徽:「起來,我們從這裡走罷」(若14:31),讓我們在四旬期起步,讓福傳成為我們的生活,也不要害怕被拒絕或被斥責。

1.1.3 承諾天主旨意奉行在人間

第三個承諾是願天主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天主的旨意是什麼:「其實,天主的國並不在於吃喝,而在於義德、平安以及在聖神內的喜樂」(羅14: 17),這也就和顯揚天主的名一樣,天主的旨意是我們有基督內的平安和喜樂。因著耶穌的到來,天國已經臨現在人間,但我們若要辨別天主的旨意就要有顆馴服的心,像孩子一樣開放;「因為我不尋求我的旨意,而只尋求那派遣我來者的旨意」(若5:30)。此外,要分享基督的平安、喜樂,我們就要勤讀聖言、領聖領聖事、向聖神祈禱、讓耶穌在我們內去彼此相愛;「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若15: 12)。

1.2天主經也包括三個祈求

1.2.1求日用糧

天主經的三個祈求包括首先求天父賞給日用糧,即求每日所需,有如天主在曠野以瑪納牧養以民。每日所需除了物質也包括靈性的滋養。耶穌教我們:「因此,我告訴你們:你們祈禱,不論求什麼,祗要你們相信必得,必給你們成就」(谷11: 24)。注意我們是應在基督內去求靈性的成長,最後,我們也應該為有需要的弟兄姊妹祈禱。而日用糧也可以指預嚐默西亞的筵席;總言之日用糧有三個幅度:就是求每日所需、求有需要者的食糧,但因為這食糧是在末世祈求的,所以也是將來天國聖者的食糧。

1.2.2求寛免我們的債

第二個祈求是天主寛免我們的債,債在阿拉美語是罪。那天主會寬恕因為我們迷途失落而離開天主所負的罪債嗎?天主是慈悲的,祂包容我們,因為耶穌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瑪18:22);而且耶穌的醫治、赦罪都告訴我們痛悔必蒙寬恕(路15、23:41),最後,耶穌也給了我們修和聖事;「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若20:23),但不要忘記天主也是公義的,我們要誠心用行動去懺悔以求獲得寬恕。

1.2.3求不陷入誘惑

第三個祈求是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雅各伯書說:「每個人受誘惑,都是為自己的私慾所勾引,所餌誘」(雅1: 14),受誘惑時我們要求天主扶助,就像耶穌一樣要依靠聖言,作為誘惑中的明燈,耶穌也為我們免於誘惑而禱告:「我不求你將他們從世界上撤去,只求你保護他們脫免邪惡」(若17: 15)。最後是求免於兇惡。兇惡的人格化是魔鬼,希伯來文的意思是「敵對者」,希臘文是「告發者」,魔鬼的希臘文是「陰府的勢力」;雖然魔鬼以物質、權勢、奢華去試探耶穌,但耶穌的的死亡復活已戰勝了邪惡,而耶穌也教我們要醒悟祈禱、禁食去克服誘惑和邪惡的勢力。

1.2.3 小結

總結來說,天主經叫我們行動起來,使天主的國能在地上能建立起來。步武主踪,不褻瀆天主聖名、皈依、馴服行主旨,當我們祈求日用糧,日用糧也可以指基督,祂是生命之糧,所以我們要仿效基督的仁慈;求寛恕先要為敵人祈禱;防誘惑就要以祈禱、禁食去鍛鍊意志。我們以普世的天主子女名義向天父祈求;這也意味我們要仿效天主的仁慈、慷慨、寛恕、因為不寬恕會使社會及個人關係陷入癱瘓狀態。

2.禁食的教導 ( 6: 16 – 17

2.1 舊約的禁食

舊約有多處記載禁食,目的是懺悔、認罪、或哀悼死者、或哀悼災禍。首先是出34:28 記載梅瑟第二次上西乃山見天主拿取十誡,他「在那裡同上主一起,停留了四十天四十夜,沒有吃飯,也沒有喝水;把盟約的話,即十句話,寫在石版上」 ;這禁食是為以民的叛逆 – 拜金牛作補贖。

達味君王也三次禁食,首次是為哀悼撒烏爾的死:「大家為撒烏耳和他的兒子約納堂,以及上主的百姓和以色列的家族,舉哀痛哭,禁食直到晚上,哀悼他們喪身刀下」(撒下1:12);其次是達味的將軍約阿布殺了和達味恊商過、操縦撒烏爾家權柄的阿貝乃爾:「達味向約阿布和同他在一起的民眾說:「要撕裂你們的衣服,穿上喪服,為阿貝乃爾舉哀!」達味王也跟在靈柩後送葬」(撒下3:31)。另一次是為和巴特舍巴所生的孩子病重而禁食祈求天主:「達味就為孩子懇求天主,並且禁食,進入房內,穿著苦衣躺在地上過夜,皇室的長老到他跟前,要將他從地上扶起來,他卻不願意,也不與他們一起吃飯」(撒下12:16-17),後來孩子病死,因為達味用詭計殺死了巴特舍巴的丈夫烏黎雅,所以受到懲罰。

另一禁食事件是厄里亞先知逃避依則貝耳的追殺,在往曷勒布山去的途中禁食四十天四十夜 (列上19:8),目的是預備他和天主有更深入的關係,因為天主後來在微風中和祂講話(列上19:11-14)。

舊約也記載以色列王阿哈布霸佔了依次勒耳人納波特的葡萄園,同意妻子依則貝耳設計令人砸死納波特,因此他遭天主通過厄里亞先知譴責他,阿哈布於是懺悔禁食:「阿哈布一聽這些話,就撕破自己的衣服,身穿麻衣,禁食,穿著麻衣睡覺,低頭緩步行走」(列上21:27)。

另一記載是瑪待人達理阿王因為達尼爾被投入獅子圈而祈禱禁食:「然後君王回了王宮,整夜絕食,斷絕娛樂,並徹夜失眠未睡」(達6:19)。達尼爾也兩次禁食,首次是他注意到耶勒米亞先知預言耶路撒冷的荒蕪要達70年,因此為以民的過犯告罪:「我面向吾主天主,以祈禱、懇求、禁食、穿苦衣,頂灰塵,求問他」(達9:2),另一次是達尼爾得到有關默西亞來臨前大災難的異象而禁食了三個星期:「在這些日子裡,我達尼爾憂悶了三個星期,我食不知味,酒肉也沒有沾過唇,也沒有用油抹過身,直到滿了三個星期」(達10: 2-3)。

另一禁食記載是艾斯德爾,她聽聞自己族人將被哈曼設計滅絕而禁食哀求天主的憐憫:「艾斯德爾令人轉告摩爾德開說:去召集一切住在穌撒的猶太人,為我禁食,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同時,我與我的宮女,也同樣禁食;此後,我就越規去見君王,即便我死,死也情願!」(艾4: 15-16),而猶太人得知族人將被滅絕也禁食祈禱:「此時在各省裡,凡是諭文與敕令傳到的地方,猶太人都哀號、禁食、哭泣、悲痛;許多人且身穿苦衣,躺在灰土中」(艾4:3)

乃赫米雅也因耶路撒冷城牆被拆毀而禁食悲痛:「由充軍回國的那些遺民,在省裡遭大難,受污辱;耶路撒冷城垣坍塌,城門為火焚毀。我一聽說這些事,就坐下涕哭,悲痛了幾天,同時也在上天天主前,禁食祈禱」(厄下1:3-4)。

另一例子是尼尼微人聽了約納宣告天主將賜的懲罰而悔改禁食:「尼尼微人便信仰了天主,立即宣佈禁食,從大到小,都身披苦衣」(約3:5)

2.2猶太人公開和私下的禁食

猶太人有公開及私下的禁食,公開的有梅瑟時代就規定的贖罪節,即在每年的7月:「這為你們是一條永久的法令:七月初十,你們應先克己苦身,不論是本地人,或僑居在你們中間的外方人,任何勞工都不許做,因為在這一天,你們應為自己贖罪,使自己潔淨,應除去自己的種種過犯,在上主面前再成為潔淨的」(肋16: 29-30),這是全民族向天主承認有罪,需要天主的寬恕憐憫,才能真正成為天主的子民。

巴比侖充軍之後,以民哀悼聖城及聖殿的被毀,所以增加了全國公開禁食的次數,每年四次。達理亞王通過匝加利亞先知問上主:「我是否在五月裡仍要哭泣和齋戒,像我多年以來所作的一樣﹖」但上主答:「你向國內全體民眾和司祭們說:你們在五月和七月齋戒哭泣,至今已七十年了,豈是為了我而齋戒嗎」(匝7:3、5),由此可見沒有相稱的生活,禁食是沒有意義的。舊約傳統對禁食的理解不單是在天主前謙卑、更是履行公義及施捨給有需要的人,所以依撒意亞先知就公然責備沒有禁食精神的以民:「難道這就是我所中意的齋戒嗎?難道這就是人們克己的日子嗎?難道低頭如同蘆葦,以苦衣和灰塵舖床,你就稱為齋戒,稱為上主悅納的日子嗎?我所中意的齋戒,豈不是要人解除不義的鎖鏈,廢除軛上的繩索,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折斷所有的軛嗎?豈不是要人將食糧分給飢餓的人,將無地容身的貧窮人領到自己的屋裡,見到赤身露體的人給他衣穿,不要避開你的骨肉嗎?」(依58: 5 – 7)所以禁食和施捨是不可分割的,而禁食也應該是親近天主、改變自己的美好時刻:「萬軍的上主這樣說:四月的齋戒、五月的齋戒、七月的齋戒和十月的齋戒,為猶大家將變為愉快和喜樂以及歡躍的佳節;但你們應愛好忠實與和平」(匝8:19)。到了耶穌時代,虔敬的猶太人在週二、週四禁食:「我每週兩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路18:12)。

2.3 禁食的教導 ( 6: 16 – 17)

禁食是指向我們和天主的關係,使我們和天主更為親近,所以禁食是出於信德,出於表達對天主和對人的愛,而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至於你,當你禁食時,要用油抹你的頭,洗你的臉,不要叫人看出你禁食來,但叫你那在暗中之父看見;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 17 – 18)。

禁食和祈禱也是不可分割的,我們應懷著祈禱的精神去禁食,這樣就可得著力量和天主賜給的信心和能力,所以門徒向耶穌請教驅魔時說:「但這類魔鬼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瑪17:21)。而教會的開展,也和禁食祈禱不能分開,早期教會選保祿及巴爾納伯去傳教就是經過禁食祈禱,派遣也是:「他們敬禮主和禁食的時候,聖神向他們說:「你們給我選拔出巴爾納伯和掃祿來,去行我叫他們要行的工作。他們遂禁食祈禱,給他們覆了手,派他們走了」(宗13: 2-3)。隨後他們在依科尼雍按立長老也是祈禱禁食的結果:「二人在各教會給他們選立了長老,在祈禱禁食以後,把他們託付於他們所信仰的主」(宗14:23)。

3.行善聚積天上的財富 ( 6: 19 – 20)(路12: 33 – 34

這教導是有關可腐朽和恆久的財富,行善讓人看到是聚積財富於世上,暗中的虔敬是聚財富於天,前者的賞報不會持久,好的名聲很快會消失;但天上的賞報卻是是恆久的。行善最美麗的教導在依撒意亞58:9-14:「你若由你中間消除欺壓,指手畫腳的行為和虛偽的言談,你若把你的食糧施捨給飢餓的人,滿足貧窮者的心靈;那麼,你的光明要在黑暗中升起,你的幽暗將如中午。上主必要時常引領你,在乾枯之地,使你心滿意足,並使你的骨頭堅強有力;你將成為一座灌溉的樂園,一個總不涸竭的水泉。你的後裔將重建往日的廢址,你要豎起那久遠的基礎,人要稱你為:「缺口的修補者」,「廢墟的興建者」,為叫人居住。假使你在安息日限止你的腳步,在我的聖日停止你的營業,稱安息日為喜樂,為上主可敬的聖日;假使你尊崇聖日,而不去旅行,不苦心經營或談論生意,那時你將喜樂於上主。我要使你駕臨地之高處,使你享受你祖先雅各伯的產業:這是上主親口說的」。但聖史也告訴我們,有些善行可以在世上聚積財富,而這些財富也可以在天上繼續聚積,例如孝敬父母、行愛德、和人修和、守法律。我愈來愈看到舊約聖經強調如果沒有施捨,天主不會接受我們的祭獻的重要性:「不要再奉獻無謂的祭品!馨香已是我所憎惡;月朔、安息日、集會、齋戒和盛大的宴會,我已都不能容受⋯你們應該洗滌,應該自潔,從我眼前革除你們的惡行,停止作孽,學習行善,尋求正義,責斥壓迫人的人,為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依1:13、16-17)。我們常常去參與彌撒祭獻,但我們有想到要多施捨嗎?

4.結論

如果四旬期內我們把祈禱、食、善行變成我們的生活方式及我們的精神面貌;禁食可以指生活各方面的節制,如教宗方濟所言,不畏難、不沮喪、不自私、不貪心、克制口舌⋯可例 的例子眾多。禁食和施捨是一體兩面,而祈禱也是兩者的後盾,如果我們能從聖經汲取養份,了解祈禱、禁食、施捨的靈修,那麼,我們就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四旬期,我們和天主和鄰人的關係就會親密無間。

參考資料

1. 主禱文 – 天主經 – 天主教教區禮儀委員會編印 2017年3月

2. 盧俊輝牧師, 「禁食的問題」- 盧俊輝牧師研經園地 – 2010/6/3

阿信 2019/3/9

Photo by CHUTTERSNAP on Unsplash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