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生活

天主教在中國遭受的迫害(13)—天津教案

自從《天津條約》簽定後,只是解決了外國傳教士可以合法來華傳教的問題,但並沒有解決到中外文化之不同及互相猜忌。在當時,教廷仍不准教友們祭祖敬孔,仍視道教、佛教為邪說。而鄉紳百姓則對西洋不甚了解,尤其是西方醫學。當時亦有中國教民為了利益入教,恃勢橫行,更令鄉民討厭。

1870年,同治九年,天津發生兒童失蹤事件,當時疫病流行,教堂的育嬰堂有大量兒童病死,鄉民懷疑教會以嬰兒器官製造藥物。而另一方面,教堂會用錢獎勵將孤兒送到育嬰堂的人,更增嫌疑。

同一時間,有民間組織水火會抓到一個人口販子武蘭珍,搜出迷藥。武蘭珍為逃避責任,扯上教堂,說迷藥是教徒王三給的。鄉民群情洶湧,要通商大臣崇厚前往聖堂對質。但查實教堂並無王三其人,而是武蘭珍胡扯。

雖然如此,水火會卻煽動民情,聚集萬人,向教會發難。神父派人向法國天津總領使求援,領使豐大業迫崇厚出兵鎮壓,崇厚不肯。豐大業帶同秘書西蒙前往聖堂,在聖堂前和知縣劉傑口角,以槍打傷劉傑家丁,圍觀百姓大怒,打死豐大業及西蒙。然後,暴民再向天主堂、仁慈堂進發,扯爛法國國旗,姦殺10名修女,挖眼割乳。殺死謝福音神父及另一位神父,法國職員及僑民,俄國僑民及30多名中國教友。除了焚毀法國教堂、使館外,同時也波及英美的基督新教教堂,一座西班牙教堂,一座俄國東正教教堂,殺死外國教士及在當地的外國遊客,一共13名法國人,3名俄國人,2名比利時人,1名義大利人及1名愛爾蘭人。

結果是,六國艦隊齊集天津,向中國發最後通牒,要求賠償及嚴懲官員及鬧事者。慈禧太后派曾國藩處理有關懲罰官員及賠款事務,結果曾國藩被全國人大駡為賣國賊,含恨而終。天津教案亦激起全國民憤,更仇視洋教,引致更多教案。(明)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