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主的晚餐(聖週四)禮儀讀經和救恩史49-72頁的關係)
讀經一(出12: 1-8, 11-14)
主題:這血在你們所住的房屋上,當作你們的記號:我打擊埃及國的時候,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毀滅的災禍不落在你們身上。
答唱詠(詠116: 12-13,15-16,17-18)
主題:我應該要怎樣報謝上主,謝他賜給我的一切恩佑?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爵,我要呼籲上主的名號
讀經二(格前11: 23-26)
主題:主耶穌在他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的,你們應這樣行,為記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行,為記念我」。
福音(若13: 1-15)
伯多祿對他說:「不,你永遠不可給我洗腳!」耶穌回答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若我為主子,為師傅的,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
共通主題:主耶穌為我們犧牲的意義及我們的回應
反省:首先從救恩史內容及以上經文反省基督為我們犧牲的意義:
1. 以民門楣上的血預像基督血的洗禮(犠牲)
天主俯聽了在埃及飽受奴役猶太人的呼號,派梅瑟去帶他們出離埃及,但法郎多次反悔,不許以民離開,天主通過梅瑟,以十大災害警告法郎,第十災是擊殺埃及人及所有生物的長子,但以民在門楣上塗羔羊的血作記號,讓天使越過以民的房屋,獲得庇佑。猶太人門楣上的血預像基督血的洗禮(犠牲),保護我們不被罪惡毀滅。
2.基督為我們洗腳代表洗去我們的罪惡
基督為我們洗腳代表洗去我們的罪惡,代表基督血的洗禮(犠牲)赦免我們的罪,讓我們能回到到天父的居處,恢復我們和天父親密的關係,因此基督對伯多祿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若13:8),基督給門徒洗腳,也就是以祂的寶血洗滁我們罪過的標記,就如昔日猶太人門楣上的血,都代表基督為我們捨命的寶血,為我們羸得分享基督復活的新生,所以耶穌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的是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裡」(若14:2-3)。
3. 求天主紀念祂和我們締結的盟約
保祿在格前11:23-26 記載主在最後晚餐說的話:「主耶穌在他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的,你們應這樣行,為記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行,為記念我」。
「記念」在猶太人傳統有特別的意思,肋末2:2, 9, 16 說:「司祭取出一把細麵和一些油,同所有的乳香,放在祭壇上焚燒,作為中悅上主的馨香火祭,為獲得記念⋯⋯」。戶10:10:「此外,在你們的慶日、節日、月朔之日,獻全燔祭及和平祭時,還應吹號,使你們的天主記得你們:我是上主,你們的天主」。創9:12-16:「天主說:「這是我在我與你們以及同你們在一起的一切生物之間,立約的永遠標記⋯⋯ 幾時虹霓在雲間出現,我一看見,就想起在天主與地上各種屬血肉的生物之間所立的永遠盟約」。
由此可見,「紀念」在猶太傳統不是我們去記念基督的犧牲,而是藉著基督的犧牲,求天主紀念祂和人類通過諾厄,亞巴郎,梅瑟所立的盟約。當天主在西乃山和梅瑟立約(出19-24, 34),梅瑟把祭品的血灑在祭壇和人民身上,天主和以民的生命就連繋起來,以民成了天主的子民,接受了祝聖,也要把聖者雅威顯示給萬民:「這就是上主所說:對親近我的人,我要顯我為聖;在全民眾前我要以我為尊」(肋10:3)。天主和諾厄,亞巴郎,梅瑟立約都指向基督血的洗禮為我們締結的盟約,因為昔日祭壇上的血就是基督傾流的寶血,而這盟約為我們羸得分享基督復活的生命和天國永恆的福樂。
4. 基督血的洗禮(犠牲)使我們成了天主特選的民族
所以每次在感恩祭聖體聖事中,整個教會團體都藉奉獻基督的體血去呼求天主記念藉基督犧牲和我們締結的新盟約;我們的罪被洗滌,成了阿爸父的子女,耶穌的肢體,成了伯前所說的:「你們卻是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屬於主的民族,為叫你們宣揚那由黑暗中召叫你們,進入他奇妙之光者的榮耀」(伯前2:9)。
其次,讓我們反省我們對基督的犧牲的回應
5.「洗腳」和「奉獻」
明白了基督為我們犧牲的意義,我們應該有什麼回應?我們的回應就是照耶穌所吩咐的:「若我為主子,為師傅的,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若13:14),彼此洗腳是什麼意思?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仿效主的謙抑自下,彼此服務;而彼此服務也是有層次的,最高層就是仿效主擘開自己身體,奉獻給他人。服務和奉獻是每人都要祈求的恩典,但首先要謙卑自下,不過,每人服務和奉獻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5.1 為人「洗腳」
我希望自己在四旬期做到為人「洗腳」的方式是為病弱者祈禱,因為人在病中往往陷於惶惑,竭力嘗試去尋求醫治的方法,往往是迷失,身不由己,明知故犯,對自己身體造成了更多的傷害,這正是我們靈修狀況的反映;就像曠野流徙的以民,行了多少迂迴典折的路,明知錯,也糊塗地再犯,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病苦使人只注視自己的十架,忘記了身旁負著十架的主,祂正焦急地向我們說:「不要害怕,請注視我」,但我們卻聽不到。病患是軟弱者中的軟弱,如果我們只作旁觀者,何其殘忍?病弱者的背負,使我們更明白自己的軟弱,更明白天主每天對我們的照拂,包括肉身和靈魂方面,所以竭力為病弱者祈禱是彼此「洗腳」的首要責任。
5.2擘開自己成全別人
這聽上去很高超,我以「著地氣」的觀點去解釋;擘開自己就是無我,生命中總有些看不順眼的人, 這些不順眼就是大樑,它使我們彼此之間徒增齟齬。擘開自己就是先放下偏見,先看別人的需要,一個護短的人背後其實有很多自卑,渴望别人的肯定,對這些人,就讓我們先說鼓勵的說話。我記得自己曾犯錯,但愛護我的人卻沒有責備我,反之說了體諒我的話,這句話我記憶猶新,也常懷感激,這比指責的話來得更令人刻骨銘心。其實,天主就是如此看待我們的,那就讓我們學習主耶穌擘開自己的身體,先看別人的需要,先成全別人,先把自己的「自我」放下。
5.3擘開自己盡天主特選子民的責任
基督血的洗禮使我們成了天主的子民:「你們卻是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屬於主的民族,為叫你們宣揚那由黑暗中召叫你們,進入他奇妙之光者的榮耀」(伯前2:9)。作為主的子民自有其責任,那就是去宣揚基督的犠牲及天主神聖的榮耀,如何宣揚?首先要認識天主為我們締結盟約的苦心,那就是救恩史,參加救恩史課程,聖經課程都是基本,讓我們鼓勵自己,邁出充實自己的第一步;擘開自己就是不要把各種理由作為逃避責任的藉口,謙卑地讓天主在我們身上作工,成為宣揚福音的工具。
6.結語
反省到此告一段落,感謝聖神的啟迪,又行了一回奇妙的旅程,讓我們一起讃美:「我應該要怎樣報謝上主,謝他賜給我的一切恩佑?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爵,我要呼籲上主的名號」(詠116:12-13)。
阿信
2021/2/25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