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漂流的旅人

書 名:漂流的旅人:聖經視角下的外方人、移民與難民

      (What Does the Bible Say about Strangers, Migrants and

       Refugees?)

作    者:阮文清 (van Thanh Nguyen, SVD)

翻     譯:倪淑蘭

出     版:上智

出版日期:2022 年

頁  數:204 頁

定  價:HK$87

我們都可以是外方人 (strangers),也可以是移民 (migrants),亦會是難民 (refugees);我們都可以心繫外方人,也可以關心移民的朋友,以自己的方式接待難民。捫心自問,說易行難,Option for the poor,我們都需要經過連番倫理判斷的洗禮與衝擊。

作者阮文清神父本身就是難民,十歲那一年,1975 年,正值越南西貢淪陷之後,他舉家逃難至美國紐奧良,跟其他異鄉人同呼同吸漂泊者的空氣;雖則跟今天其他國家難民的處境有別。但廣義的角度看,阮神父嘗試以聖經學者的眼睛,進入聖經中的文化場景看漂流者的狀況,理解他們的需要,與弱勢族群站在一起。

神父首先略談自己的故事:「我們全家為了尋求『新天新地』,寧願搭著破船逃難,冒著葬身大海的風險,和大自然賭上一把,也不願餓死在家鄉,被剝奪信仰和希望。

「全家搭船逃難,在海上漂流了七天,是我這輩子最辛酸煎熬的經歷。糧食所剩無幾,飲用水要謹慎分配,只能任由大自然擺布。雖然我那時只是個孩子,但已經感受到周遭的水深火熱。除了又飢又渴,我還變成無家無國的人。我突然明白我的人生已徹底改變,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移民生活可不是鬧著玩的!移民處於弱勢,總是要看老天臉色,仰賴他人的慷慨幫助。了解人生不過是旅居,我們對待離鄉背井、困在邊境的移民就能更有同情心,更加感同身受。」

繼而來到聖經部分,阮神父採用古今對比式的寫作手法,讓遠古至接近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民流亡充軍的事蹟,跟今天我們從傳媒報道中歷歷在目的難民境況接軌。提到人口販運的問題,舊約雅各伯愛子若瑟被賣到埃及的事蹟被引述及詳細闡釋。婦女與小孩當然是備受關注的對象,以潔芮、芊芊等真實的悲慘故事呈現,配以聖經中艾斯德爾及盧德的故事作對照,還有絕少被人記起的接生婆史斐辣和普亞,又有新約中我們熟悉的女性,如瑪爾大、瑪利亞及女先知亞納等。

今天,政治與族群衝突、全球化造成貧富懸殊現象持續惡化等因素,現在可謂進入「移民的世代」。尤其面對難民的問題,他們當中有大量人口正處於長期流離失所的境況,政治上方面的角力,人道立場的張力,成為全球多國感到熱燙燙的問題。這一切,我們如何結合信仰精神,心存勇氣地回應?

書中每一章的開首,作者也引述教宗方濟各於 2020 年頒布的《眾位弟兄——論兄弟情誼與人際友愛》通諭的其中一段。前言引述通諭 30 號中一句:「孤立封閉或只顧個人利益,絕對無助於重燃希望和帶來更新。解決之道是親近他人,是相遇的文化。」

誠如封底引述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Martin Luther King Jr.) 由衷的話:

「我們學會像鳥兒一樣翱翔天際,像魚兒一樣在水裡游來游去,卻還沒學會最簡單不過的——如手足般和諧共處。」

(佳美)

— 全書目錄一覽 —

好評推薦

推薦序  接納最脆弱的弟兄姊妹 / 韋薇

前   言  天下一家,休戚與共

第一章  旅居人間的過客

第二章  人口販運的悲劇

第三章  難民與尋求庇護者的困境

第四章  戰爭與暴力的犠牲品

第五章  氣候變遷與天災等危機

第六章  異鄉異客,何處是我家?

第七章  婦女和小孩的慘境

第八章  好籬笆造就好鄰居?

第九章  合法與非法移民,有何差別?

第十章  移民是福傳使者

後  記  踏上慈悲與愛德之路

為世界移民及難民祈禱

註釋

延伸閱讀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