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 信仰生活

兩母女

梁嘉偉

        今天,是堂區主保瞻禮聚餐的日子。剛領堅振的女士,與其他新教友,一同獲邀走到台前,齊唱〈我是教友〉,作為聚餐的一個表演環節。女士離開座位前有點靦腆,但上台後,見她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我感受到她領受堅振後的喜悅。

        女士與她年長的母親,是我慕道班的學生。她們兩母女的慕道過程並不平坦。去年,她母親先參加慕道班,成為我的學生。她加入慕道班的理由,是信仰天主教的丈夫忽然因急病離世,母親為了能在百年後與丈夫合葬,所以想成為天主教徒。不過,母親身體欠佳,長時間沒再回堂區上實體課;而運用網上授課亦不太可行,因她解決不了使用手機的困難,在家亦未見精神好轉。我曾詢問女兒,是否需要邀請本堂神父訪家探望母親,惟一直沒收到請求,我亦只能將神父探訪一事暫且擱下。

        還以為母親的慕道過程就此中斷。直到去年12月,女兒得悉堂區陸續收妥候洗者的資料,因此,她再次請求母親於今年受洗。不過,由於慕道期一度中斷,母親能否如期受洗成為疑問。到底,母親是否有充足的認識及信仰基礎成為基督徒?另外,女兒亦希望為她唸中學的長女受洗,但堂區翻查資料,才發覺女兒在幼年受了洗,卻仍沒有領受堅振聖事。最後,母親獲許於今年領受入門聖事,而女兒須補回堅振聖事,惟她們必須出席餘下的慕道班課堂。女兒由此成為我的慕道班學生。至於她的長女,神父安排她先參加主日學,待有充分的信仰基礎下再行領堅振。我亦承諾,為母親及女兒安排額外補堂,冀能讓她們有足夠的信仰基礎成為基督徒。

        這數個月來,兩母女很準時的出席成人慕道班。堂區甄選禮、堂區考核禮、教區考核禮、堂區靈修講座、聖週五拜苦路及苦難禮儀,她們都認真參與及用心聆聽。也許,聖神漸漸的感化這對母女,她們正努力追尋皈依及聖化之路。

        然而,在受洗及領堅振的日子來臨前,兩母女卻為找不到代母而沮喪。我曾詢問我的母親及姨母,她倆卻不願意為不認識的人擔任代母。女兒曾在慕道班向我請求協助尋找,她哀求我們為她母親受洗,而她亦十分渴望領受堅振聖事,我感受到她的焦慮及氣餒。幸而天主一直眷顧這對母女,她們最終找到一位很好的代母,順利完成入門聖事。她們與代母亦成為好朋友。

        還記得昨晚聖週六的至聖之夜,整個儀式時間頗長。年長的母親,與教友在黑暗中手提蠟燭繞行聖堂時,感到很不適。女兒擔憂地告訴我,母親很不舒服,我只能為母親送上紙巾抹去汗水,冀能完成繞行的過程。幸而回到禮堂後,母親的不適感有所舒緩,能堅持到彌撒完成的時刻。看見她們兩母女走到台前,受洗、披上白衣或紅色堅振帶,甜蜜而美滿的笑容長掛臉上,標誌著她們走過崎嶇的慕道過程。新教友合照後,我為兩母女送上聖本篤十字架、聖牌及玫瑰唸珠作禮物。女兒隨即喜極而泣,我的淚水亦差點奪眶而出。

        此刻,女兒在主保瞻禮聚餐上,以歌聲見證她的基督徒身份。母親因身體抱恙,沒有出席聚餐,未能見到女兒燦爛的笑容。台下的我,難忘兩母女的慕道歷程。我在她們身上完成慕道班導師的使命,亦為她們得到新的身份感到歡喜。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