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音之後,有一部下集的作品,就是宗徒大事錄。宗徒大事錄的上集是路加福音。兩部作品開首都提及德敖斐羅這位人物,但究竟有沒有這個人?
當然有人認為有這一號人物,是位地位高的官員,所以被尊稱為「鈞座」。但同時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希臘文,意思是「天主所愛的人」,那麼,路加所寫作的對象,就是當時所有的外邦人了。
路加福音用了馬爾谷及Q源流作藍本,但宗徒大事錄則沒有藍本,是路加的資料。在起初是寫聖神降臨,教會具體的運作,教會領袖等等。但其後,寫出整個基督宗教的最重要事件——保祿歸化。
所以,後半部可以說是保祿外傳,集中保祿的下半生,其三次傳教旅程,安提約基雅的重要性,當然,被稱為教會史上第一次大公會議的15章,也是重點。這章著重如何化解教會猶太人和外邦人文化不同的危機。
由於保祿書信中並沒有詳細介紹保祿自己的生平,尤其是他的後半生,所以,若將保祿書信對照著宗徒大事錄,或再加上其他的近代作者寫保祿的傳記,將會呈現一個立體的保祿印象。
近幾十年,開始有人認為現今教會只是傳承了保祿的想法和教義,失去了初傳的真福八端精神。這種觀點,要由讀者們自行判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