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斑駁中的光 — 隱藏在聖像畫中的信仰
(La fede secondo le icone)
作 者:史必力 (Tomas Spidlik)、魯普尼克 (Marko Ivan Rupnik)
譯 者:申清河
出 版:光啟文化
出版日期:2018 年
頁 數:191 頁
定 價:HK$93
進入聖像畫的世界,在那裡,讓祂的臨在向你呈現,讓祂向你靠近,在祈禱中經驗祂,也經驗繪畫聖像畫的人的祈禱世界。
「天主子在聖經中以宣講臨在,在聖像畫裡以顏色顯示祂的臨在。」聖像畫的特色正在於此。以色彩、圖像為媒介;屬於聖像畫獨有的顏色運用與畫功,進入聖像畫的你和我,正接觸這「光」——斑駁中的光,讓上主的生命,以及祂的愛感染我們。
兩位作者都是耶穌會神父,分別是捷克人與斯洛維尼亞人,他們都有深厚的斯拉夫文化背景,在羅馬讀神學,東西方神學均融會貫通。
這本輯錄二十九幅大家熟悉的聖像畫之書,以神學反省出發,既有詳細闡釋,配合相關聖經段落,也有祈禱式默想的指引。神父的陳述十分扎實具體,但不失默想空間,因為每一幅聖像畫都存在神聖的留白及祈禱空間。
聖像畫,就是天主的居所,祂具體的臨在,以恩寵的行動——救贖、潔淨和聖化世界。
這樣看,是否很抽象?太神聖?令人難以理解?
且以出自十五世紀 Andrei Rublev 的「天主聖三」(Trinity) 為例。神父有以下闡述:
「餐桌中間的杯爵,盛放著一個羊頭,這是猶太人逾越之杯,慶祝在天主的帶領下,由埃及的奴隸獲得自由。人是誰的奴隸?什麼束縛著人?是虛假天主的形象?還是人對天主錯誤的認識?
「真正的奴役是:認為天主是嚴厲無情的,不敢面對祂,只信任自己。這樣人就變得愈來愈自私,只考慮自己,做所有的事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不關愛身邊的人。
「聖洗聖事帶領人恢復兒子的身分。由此,我們明白偉大的犠牲和聖三之間的愛,就是共融和彼此間的愛。
「聖像畫使我們明白『天主是愛』絕不是一種理論,或者一個概念。天主不能自己說『我是愛』,只有在與人的交往中,天主啟示祂愛的本質,人類才能夠體驗到祂的內心——愛的奉獻。也就是進入到聖三內,即在共融中認識三位一體的天主,到那時,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觀「天主聖三」,投入祈禱中,聖三的教義化為心中的「劍」,不只在拆解與分析「天主三位一體如何可能?」,換個角度,聚焦天主聖三之間的位際關係,一如有父才有子,彼此是共融互通的愛的關係。
頭腦明白往往不等於傳到心中,甚至生活信仰中。默想天主聖三的愛,成為我們靈修中美麗的經驗與啟發。在斑駁的生命旅程中,聖像畫傳遞一如「斑駁」的訊息,給我們豐富實感的多樣風景,透顯出信仰與生命的本質。(佳美)
— 全書目錄一覽 —
中文版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天主聖三
耶穌聖誕
耶穌顯聖容
耶穌被釘十字架
卸耶穌的聖屍
耶穌下降陰府
耶穌升天
聖神降臨
最後審判
聖喬治
救主的面容
聖約亞敬和聖安納的婚禮
童貞女的降生
獻童貞女於聖殿
聖母領報
獻耶穌於聖殿
悲傷耶穌的死亡
聖母安眠
弗拉第米爾聖母像
祈禱的聖母
瑪利亞,天主的寶座
曉明之星,上天之門
在妳的庇蔭下
代禱
燃燒而不毀的荊棘
生命之泉
上智
瑪利亞 — 天堂
因妳而喜悅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