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平日多讀釋經,但祈禱就流於平淡,很多時都是唸經文,自忖一切安好,那知屬靈狀況已墮落了深谷。聽到若翰洗者曠野呼籲修直道路,預備主的來臨,我本來也沒有什麼感覺,直到不寐的老毛病又犯了。
患病之初,也曾竭力祈禱,總是希望天主會幫我從谷底攀升,但總是欲進還退,加了藥情況更壞,老實說,內心實是慌亂。雖然常常想起耶穌醫治病人的例子,也相信主會醫治我,但內心卻沒有平安。
有一次,我對著慈悲耶穌畫像站椿,一邊默唸「慈悲耶穌醫治我」,半小時後居然睡了一會。這樣的祈禱已成了每晚的儀式,我慢慢覺得自己進入了祈禱狀態,感到親近主的甘飴,天主慈悲,祂讓我得到一珍貴的祈禱小冊,每晚送給我一句聖言:第一晚是耶29:13:「尋找我,必找到我,因為你們是全心尋求我」,可圈可點的是「全心尋求」,不是只求醫治,而是讓天主成為我生命的支撐,這樣的尋求應該是一個漫長終生的過程,病中對這體驗特別強烈。第二晚是瑪7:7:「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你說為一個病人,聽到這許諾是多麼大的安慰!天主是告訴我,只要我堅持敲門,祂會為我開路。第三晚是若1:12:「凡接受他的,他給他們,即給那些信他的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這是告訴我天父不會不理我,因為我是祂的子女。
但天主更深情的說話卻讓我在將臨期第四主日讀經聽到了,首先祂藉納堂先知告訴達味天主不住在香柏木的殿宇,而是與以民同行,祂安置,栽培他們,使他們不再受驚恐(撒下7:1-16)。反省我什麼時候才深深體會到天主與我同行?是安逸或遭難?答案顯然是後者。
在病中,我緊貼回顧,因為那裡每一步都仰仗天主的扶持,多少次在人生的風浪中,主越過我前行,為的是保護我,就像祂藏梅瑟於石縫,走在他前面去讓他看見天主的慈悲而不致喪命:「上主由他面前經過時,大聲喊說:雅威,雅威是慈悲寬仁的天主,緩於發怒,富於慈愛忠誠」(出34:6)。說到風浪,谷6:48馬爾谷記載耶穌說:「他看見門徒艱苦地在搖櫓,他們正遇著逆風。約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面,朝著他們走來,有意越過他們」,耶穌越過門徒和舊約天主越過梅瑟是一樣的用心,一切發自耶穌對門徒懇切的愛護,因為祂怕揭露自己天主子的身分對門徒帶來太大的震撼,所以要先行去保護他們。如今我病了,主耶穌也同樣走在我前面,讓我明白人生的十字架祂已為我背得久了,而祂一直在保護我;納堂先知的話為我是定心丸:天主會與病者同行,祂會安置,栽培我,使我不再受驚,雖然這需要時間。
說雖如此,什麼時候病才會到盡頭?人心仍然是少信。聖母領報的章節讀得爛熟,但今天才深深體會天使叫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上主與你同在」對我的意義。聖母領報時不知前途如何,也不知作主的母親是什麼一回事,但聖神感動她,庇蔭她,她就願意成為救恩的合作者,這回應是對聖神完全開放,因為她的回應全憑信心。保祿在羅16談及秘而不宣的奧秘彰顯了,這奧秘就是主耶穌臨在一個卑微的村女身上,屈尊就卑成為人子,與人同行。
聖母領報告訴我,只要我們回應,耶穌會與我們同在,祂會與病人同行,祂會治療,祂會安慰,祂會成為我的依持。患病使我更依賴主,更明白祂和我同行的意義,我要向聖母學習放開手,不再一味求痊癒,反而求主讓我注視祂前行,因為相伴而行令我增加了信心,讓我體會聖詠89所說,天父是救恩的磐石,他永遠保持慈愛,永遠保守和忠於祂和我們所立的盟約。
身體雖然軟弱,但靈性生命卻復甦了,病中的朋友,讓我們以病痛見證,我們可以向聖母學習,成為福音的聆聽者,回應者,和傳「厄瑪奴耳」喜訊的傳播者,特別是向那些在病中,心靈困在黑暗中的病友。
阿信
2020/12/20 溫市
(請為所有病者祈禱,求主垂憐,亞孟)
Photo credit: Scott Sanford Photography on VisualHunt.com / CC BY-N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