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藝術 · 信仰生活

一位作家對基督道成肉身的詮釋(讀「在救生艇上的陌生人」後感)

Stranger in the Lifeboat 「在救生艇上的陌生人」是Mitch Albom 的近作,Mitch Albom 是享譽Tuesday with Morrie 的作者。Stranger in the Lifeboat 的背景是億萬富翁Jason Lambert,他邀請了前美國總統,科技領航人,世界笫一架電動車設計者,三大電腦搜索器設計者,商人領袖,政治領袖,娛樂大亨一齊在超豪華的遊艇Galaxy上聚會,看看這名為「偉大構思」的聚會如何改造世界。不知為何,遊艇發生爆炸,絕大多數人遇難,小說開始時有10人在救生艇上,記錄他們生存狀況的是Benjamin,他把發生的一切寫給他的亡妻 Annabelle 。

1)主基督以「反轉」方式進入世界

懂得聖經的人都知道瑪竇和路加都有寫耶穌降生的紀載,聖家找不到客棧,聖嬰誔生在馬槽,其實,這就是說主用「反轉」的方式進入世界,正如教宗方濟各在聖誔彌撒講道中說:「讓我們體驗一下這令人不解的奇事。掌管宇宙的那一位需要被抱在懷裡。祂創造了太陽,却需要被溫暖。作為溫柔本身,却需要被呵護。無限的大愛却有一顆小小的心臟,在輕微地跳動著。永恒的聖言成了嬰孩,變得不會說話了。生命之糧也需要得到養育。世界的造物主成了無家可歸者。今天的一切都被徹底推翻:天主作為小孩子來到世界。祂的偉大在微小中顯示出來」。

Mitch Albom 的主基督也是用最卑微的方式進入世界,衪被救生艇上的10個人救起,祂無衣,口渴,飢餓,疲憊,無助;當祂告訴艇上的人祂是主,換來的是嘲弄,這令人記起主終身面對的嘲弄:「他救了別人,卻救不了自己」(瑪27:42);當祂被問到是否來救艇上的人時,主溫柔回應:「當所有人相信我說我是誰時,我只能這樣做(指拯救)(11頁)。

這答案聽上去有點兒吊詭,好像天主好無奈,但其實救贖是祂的本質,不過,除非人願意交出主權,救贖不會發生。

2)主的發言和聆聽

Benji 這樣形容救生艇上的主:「他沒有行奇蹟,沒有做什麼或說許多」,但祂的寥寥數語發人深省:

問:「你在中水幹什麼?」答:「我去你處」,問:「你來向我們說話?」答:「我每時每刻都向你說話,我現在來是為聆聽」(23頁)。

降生的主進入我們生命最黑暗處為的是聆聽,對我們的埋怨,憤怒,憂愁,拒絕,放棄,祂都包容了。

3)復活死人的啟示

路7:13-16記耶穌復活納因城寡婦的兒子:「主一看見她,就對她動了憐憫的心,向她說:「不要哭了!」遂上前按住棺材,抬棺材的人就站住了。他說:「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罷!」那死者便坐起來,並開口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了他的母親」。若11也記載耶穌復活拉匝祿,被耶穌復活的人還要再死?那復活他們為咋?

救生艇上有一對夫婦,Jean Phillip 和他的妻子Bernadette,Bernadette 在逃生時撞傷了頭,一直昏迷,Jean Phillip 當然十分傷心,他向主說:「請讓我和妻子說話,好證明你是主」,主放手在Bernadette 的額頭,她睜開了眼,對丈夫的話有回應。Benji 問主他究竟做了什麼?主答:「生和死的距離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遠」,至於被問到為什麼死人不可以重返陽間,主說:「他們為什麼想要這樣?Bernadette 不是痊癒,但她會無恙」(31-32頁)。

降生的基督是向我們啟示更闊的視野,生死是一缐之隔,但死後的天地更為美好,去那裡是為我們的好處,主耶督的復活就是保證。

4)奇蹟

谷4:35-41 及瑪8:23-27 都記載耶穌平息風浪:「忽然,狂風大作,波浪打進船內,以致小船已滿了水,耶穌卻在船尾依枕而睡。他們叫醒他,給他說:「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谷4),「他們遂前來喚醒他說:主!救命啊!我們要喪亡了。耶穌對他們說:小信德的人啊!你們為什麼膽怯?」就起來叱責風和海,遂大為平靜」(瑪8)。

同樣,當救生艇險被風浪吞噬,主也平息了風浪,但奇蹟並沒有導至信德,反之,問主是誰的人更多了,質疑的也更多:「天主為什麼也會口渴?要在飢渴的孩子前喝水?」(48-50頁)。

主的道成肉身就意味進入人生每個狀況,飢餓,口渴,受苦,受辱,能駕馭風浪的主一如人的無助,這就是神成為人最大的謙抑。

當漂流進了第10天,救生艇的底部也穿了洞,所有倖存者已經渴不可忍,他們再次向主發出哀求,主合上了眼,好像在小睡,雨就下了,但不久也就停了,大家大叫繼續,主說:「你相信我將雨水降下?」「如果是,你做的不夠!」「一粒雨水足以證明我是主嗎?」(97-98頁)。

一個奇蹟不夠證明什麼,但更多的也證明不了什麼,所有的奇蹟在無信的心前面都產生不了信仰。

5)生與死

「當我創造時,我造了兩個天堂,有時,你會經歷到。人一邊生存一邊走向死亡,他們如果尋覓,可以看到我放在地上的榮耀;而地獄也非你所想像的」(113頁)。

我讀神學時,教授告訴我用僵化的概念去看天堂、地獄並不對,因為所有這一切要從神人關係去了解,天主愛所有的人,人死後,天主仍然讓人可以走近祂,這過程就是「煉獄」,修補關係的境界。

第19天,救生艇受沙魚攻擊,更多人跌入海中死去,而那一夜,他們看到了一個奇景,水母照亮了整個夜空,而水面平靜如鏡,看了這奇景,Jean Phillip相信是主創造,而翌日他便自溺,當Benji 問主為何不阻止,主說:「天主開始一切,人停止一切」(155-156,163頁)。

是的,天主創造,而萬物回應,就像一株植物,她向陽,渴水,欣欣向榮,但如果她失了生存動力,就會垂頭喪氣,歸於泥土;天主扶助,維持生命,但祂不阻止人的選擇,這不就是創世紀原祖父母伊甸園故事要說的嗎?

6)殺死天主

Lambert 億萬富翁開始飲海水,開始神志不清,他揮刀向主說:「你無用!你幫不了我回家!你為什麼不求援?」主說:「我就是你的援助,請來我這裡」,「我不相信你!」主說:「但我相信你!」Lambert 的回應是揮刀向主的頸部削去,主因此掉進了大海。一番的掙扎,船上的小女孩也掉進水裏,Geri 跳入水去救她,Lambert 想攻擊Benji,也掉進水中,最後,Geri 拼死救了Alice,自己力盡受溺,艇上生還的只有Benji 和Alice。Benj 向Alice 說:「他們都死去,連主也在內」,但Alice 說:「我就是主」(186-192頁)。

人可以殺死道成肉身的主嗎?當然可以,這事在公元33年就發生了,跟著還發生了無數次,每次當人背離,就是宣告「上帝已死」,但主仍然沒有離開世界,祂在微卑弱小者的身上,祂在受苦者,受迫害者,病者,溫良者,心清潔淨者,小孩子,懷抱天主大愛的人身上,所以如今祂和小女孩Alice 一起。

7)大平安

Benji 追問Alice 主去了那裡,Alice 叫他坐在她身邊,靜靜地坐著,握著他的手,Benji發現他一生的憤怒,懷疑Lambert 是拋棄他父親的憤怒,慢慢消失,覺得自己在宇宙中多麼渺小,世界就只剩下水和天,這就是放下,這就是只和主在一起的感覺。Alice 說:「你還有什麼要問的嗎?」

「為什麼主要求食物?」「為的是讓你們能分享」。

「為什麼主常沉默不語?」「為的是讓你們聆聽」。

「為什麼我的妻兒會死?為什麼天主要收回她們?」

「為什麼不這樣想?天主為什麼把親人給了我們?那些共享的愛,歡樂,甜蜜的時光,這些不是禮物嗎?她們的結束不是懲罰,我對人所懷的計劃不會被世界限制。開始和結束是世界的概念,天主繼續,而人和我一起繼續,身體可以腐朽,靈魂不死」。

「親人離去時,我們忍不住哭泣」「但離去的人不再哭泣」,Benji 在和Alice 對話結束時看到了多如星辰天堂的臉孔,他/她們都帶著滿足,其中有他的妻子Annabelle(240-242頁)。

這一段令我想起了約伯:「面對浩瀚無邊的創造者,約伯看到自己的位置:看,我這麼卑賤,我能回答什麼?只好用手掩口。我說過一次,再不敢重複;我再說一次:我不敢再說什麼」(約40:3-4),「我知道你事事都能,你所有的計劃,沒有不實現的。是我以無智的話,使你的計劃模糊不明;是我說了無知的話,說了那些超越我智力的話。以前我只聽見了有關你的事,現今我親眼見了你。為此,我收回我所說過的話,坐在灰塵中懺悔」(約42:2-6)。

主的臨在和解釋給人大平安,不再有掛慮,不再有眼淚,只有大平安。

8)總結

Mitch Albom 對主道成肉身的詮釋,或者應該是許多信徒的信德結晶絕對符合聖經對降生主基督慈悲的描繪,無論在「反轉」的降生,受試探,受嘲弄,面對無止境的要求奇蹟,門徒的不明白,離棄,受苦受難,主都與人同行,深入最大的危機,最絕望的黑暗,直走到十架上,然後以復活去啟示死亡是生命的延續,只是「The Stranger in the lifeboat」更貼地的描繪了主的慈悲,使人更明白,更易接受。

Mitch Albom 對主道成肉身的詮釋給我很大的安慰,人最難面對的是親人離世及自己面對死亡,降生的主回答了兩者,離世的親人在更美好的世界,面對死亡是生命另一的延續,最重要的是,主一直在陪伴。

你問我為什麼相信?因為我在此塵世已嚐到主呵護的愛和陪伴。

阿信

1/21/2022

溫市

參考:

Mitch Albom:The Stranger in the Lifeboat, a novel, Harper Collins, 2021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