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 名:靜觀覺察當下的力量 — 團體治療的八個故事
作 者:吳皓玲
出 版:光啟文化
出版日期:2023 年
頁 數:360 頁
定 價:HK$140
短時間內,我第二次從頭到尾閱讀此書。首次讀時,進入導言,心中已暗暗冒起:「不得了!」今回,非要讀畢全書,才撰寫書介或讀後感,甚至不惜脫稿脫期。兩天之間,一口氣讀完後,合上書本之際,仍在讚嘆,我不是再度遇上艾克哈特 (Eckhart Tolle) 的《當下的力量》、《一個新世界》,卡巴金 (Jon Kabat-Zinn) 的《當下,繁花盛開》、加里克斯神父的《默觀祈禱》及博格雷博士 (Dr. Bottaro) 的《與主相遇:公教徒的覺察靜修》嗎?還有《多瑪斯‧牟敦悟禪》及大德蘭 (St Teresa of Avila) 的默禱經驗……!
令我欲罷不能讀著此書,它彷彿站在以上多位大師的肩膀,匯聚靜觀覺察的精髓,生命對生命的滋養,有意識地領略當下的力量。每一個當下,都邀請我覺察自己的存在、內在世界及外在環境,以致別人的內在景況,嘗試意識與外界的連結。
從腦神經元談起。我們出生時大腦已被賦予百億神經元,等待與周邊相關環境的神經元產生互動及連結。經常接收到愛的指令的神經元,會與正向功能的腦神元連結,大腦運作方式越是正向,越易於產生愛的指令,良性循環,反之亦然。
若嬰幼兒少被照顧或常遭漠視,需求得不到滿足,腦神經元連結會衰退甚至最後被刪掉。人人自出母胎,最底層的需要,是感到安全和被愛,且是持續的,漸漸地成長為一個懂得愛及能接受愛的人。
但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成長環境、性格塑造,際遇等等多元複雜的因素下,失落愛與被愛的能力,往往是群體性潛意識的經驗。防衛、焦慮、恐懼、妒忌、憤怒和憎恨的連結,日積月累,深藏在腦神經元中。
重尋愛與被愛的能力,可由回歸內在自我的修習開始,所謂靜觀覺察,觀看自我的內在世界,漸漸離開腦袋一直巡迴流轉的負能量,意識到自己內在那早已存在的美善力量。
艾克哈特在《當下的力量》強調當下的美妙:「生命就是當下。……當下是唯一一個能帶你超越有限心智局限的點。它是你唯一的一個通往無時間、無形式的本體界的點。」此「點」正是覺察練習時人持有的意識,導向內在真我;人對心智頭腦的認同是一種思想的噪音,製造假想的世界,人也活在假我或小我中。
書中的靜觀覺察小組進行八個星期,八個主題延展八個篇章,此八人小組道出八個真人真故事,他們如何透過靜觀覺察修習,走過他們的生命低谷,梳理及解開一度認為到了盡頭的死結。
作者在導言中明言此書的體裁:「我藉著多年所做的心理治療和帶團體的經驗寫下這本書,心理師與案主之間的對話,並不是真實的逐字稿,……案主和發生事件都是真假摻半,人物與情節是根據我所要討論的主題而做了一些設計。
「這些人物所懷有的痛苦和治療期間所做的努力,都值得我們借鏡,他們的性格和故事內容,是由許多心靈受傷者綜合而成。」
八個故事,八段獨一無二的人生,這四男四女在八個星期的靜觀小組內,如何互動,如何深度的溝通及碰觸,彼此扶持與互補,被動與主動的真心交流及叩問,走過他們的旅程?
我們下期繼續。
……待續
(佳美)
— 全書目錄一覽 —
導言 我們原本就是愛
愛的面貌
愛的腦神經元
受的靜觀覺察
本書體裁
預備週 活在當下的療癒力量
查爾斯
療癒團體初相會
當下的力量
靜觀覺察自我的思緒
「呼吸的靜觀覺察」
第一週 我受不了我自己
埃克哈特
我是誰
發現真我的臨在
「行走的靜觀覺察」
依附關係中的愛
第一週 結束和作業
第二週 依附關係對伴侶關係的影響
伴侶關係的靜觀覺察
關係中的自我
「感官的靜觀覺察」
關係中的「癮症」
第二週 結束和作業
第三週 我跟自己的拔河賽
不習慣可以變得習慣
「全身的靜觀覺察」
習慣與不習慣
第三週 結束和作業
第四週 一堵牆的重量
烙在身體裡的情緒
身體的感受與情緒的關係
「情緒的靜觀覺察」
情緒的傷,身體會記得
第四週 結束和作業
第五週 痛苦之身
痛苦之身的影響力
生命的轉化
第五週 結束和作業
「接受自己靜觀覺察」
第六週 奇幻商店的交易
葛瑞絲與海倫
與痛苦對抗的癮症
奇幻商店
第六週 結束和作業
「意識的靜觀覺察」
第七週 寬恕與釋放
寬恕能釋放怨恨
安娜的渴望
內在轉化的契機
與痛對抗的苦
第七週 結束和作業
「身體能量的靜觀覺察」
第八週 開悟者的慈悲心
圓滿的狀態
觀察者的覺察
這一切都會過去
「慈心靜觀覺察」
第八週 結束和作業
週末避靜 生命修復之旅
今天暫時停止
美景的洗禮
一天的靜默
開靜,篝火旁的分享
擁抱自己的愛
修復生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