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進入新約,瑪竇最初就是族譜。但是,若詳細比較的話,我們就會很快發現瑪竇的族譜和路加三章的族譜是不一樣的。
族譜其實是最資料性的東西,當中可以不涉及意識形態、神學、感情或是難解的特殊處境,而只不過是誰人生了誰人而已,為何會不同?
不論原因為何,能說的是只有一個對或是兩個都不對。
最後,我們也只能回到常說的基本原則,就是聖經記述的,不一定是事實。不單是舊約如此,連新約也是如此。但是,聖經作者為何要寫一些不一定是事實的事?
答案很簡單,聖經的作者重視的不是事件的真實性,而是重視要表達的事件的內涵,簡單說,就是神學思想。
聖經作者重視神學思想,重視到一個地步,甚至刻意作假,也不顧惜,因為,有甚麼重要得過天主要他表達的東西?
所以,若有人仍然說,聖經所記載的每一個字都是真的,則真是天大的誤解,因為作者刻意寫不是事實的事。
以瑪竇的族譜為例,作者說了三個十四代,是猶太人的傳統說法。因為七是完整的數字,兩個七是雙倍完整。而六個七,佢離第七個七,還欠一個,這個最後的完滿,就由耶穌基督來完成。這就是瑪竇的神學思想。其實他真的不在乎耶穌的祖先是否哪個名字呢!因為,瑪竇的寫作對象是猶太人,他想說明耶穌就是猶太人最後完滿的人物。
而路加,則將族譜上溯至天主,不像瑪竇,只到亞巴郎。為猶太人來說,亞巴郎是祖先的祖先。但路加卻將基督的救贖,超越猶太人的層次,天主才是耶穌的真正根源。路加,想和大家說明,耶穌的救贖是普世性的,救恩不是來自亞巴郎,也不專屬猶太人。救恩是來自天主,也惠及普世。(明)